时间如流水,走到1950年。
辉县城东3公里,有一个村庄,叫“固围”,村旁有一背依山岗,坐北朝南的长条形平台。平台由天然岗坡整治而成,其上并列三座大墓。
这三座大墓,原本覆盖着享堂建筑,根据残存的柱础推测,居中墓的享堂,原是七开间四角攒尖顶的方形瓦顶建筑,其规制的不寻常之处,引起了远在北京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郭宝钧、苏秉琦两位考古学家的注意。
平台上并列的3座大墓,规模最大的2号墓居中,稍小的3号墓和1号墓东西相对,西侧另有南北并列的两座陪葬墓。从墓葬规格,郭宝钧、苏秉琦推测,平台上3座墓应是战国时魏国王族的陵墓,是所知魏国墓葬中规格最高的一组。
中国国家博物馆藏
这件玉璜由七块和阗青白玉和两个鎏金青铜兽首衔接而成,玉质细腻,光泽粲然。中间五块玉以铜片穿连,青铜片从五块玉中穿出后,左右两端各装饰鎏金青铜兽首,两只兽首分别衔着透雕的椭圆形玉,青铜片与玉衔接吻合严密,至今毫无松动。中间一玉微曲似折扇形,上侧琢一回首垂尾卧兽,口部钻一小孔,便于穿系,下弧一鼻穿孔,供系玉佩之用。
其他各墓残存的随葬品,以5号墓所出包金镶玉银带钩制作最精,长18.7厘米,中宽4.9厘米,底为银托,面为包金组成的蟠龙,嵌以白玉玦和琉璃蜻蜓眼,勾部则用白玉雕琢成鸭头状。
1951年河南省辉县固围村五号墓出土
1950年河南辉县固围村一号墓祭祀坑出土
稀奇的是,5座墓中还发现铁质生产工具93件,其中有铲、锄、犁、斧、削等。经金相学鉴定,系用固体还原法冶炼而成。
这处看似不起眼的墓地,为典型的三晋风格葬制。专家推测,这一魏国王族墓地,极有可能是某位魏王的墓地,其在位时间大概在战国中期。
战国中期,群雄并肩,时战时和,而当时的魏国,正在远离它的最辉煌年代。
魏国的最辉煌时期,是战国初期;
魏国的百年霸业,是魏斯魏文侯开创的。
姬姓魏氏,名斯,一名都,安邑(今山西夏县)人,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。
往前追溯,魏国的先祖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,周武王牧野东征伐纣之后,他被封在毕,后代于是就以毕为氏。毕国亡国后,毕公高的后代毕万逃到晋国,事晋献公,出征居车右。后晋国攻伐霍、耿、魏三个小诸侯国,大胜,晋献公将魏地封给毕万。毕万还专门占卜,得屯卦,为天地草创万物萌芽的蓬勃之象,便以魏为姓,日后逐渐发展为晋国六卿之一。
晋献公死后,四子争位,是时毕万之子魏犨随公子重耳流亡在外。十九年后,重耳返国立为晋文公,令魏犨为大夫,是为魏武子,魏渐强。春秋末年,晋阳之战发生,魏桓子、韩康子本为智伯部下,被赵简子临阵说动,倒戈,与赵氏共灭智伯,并瓜分其所有领地,从此晋国赵、魏、韩三卿独霸。
由于魏国的实力摆在那里,在晋刚刚一分为三的时候,人们常常把魏、晋混称。
魏国就是晋国的主干,而魏文侯也没有辜负这个称号,魏国在战国初年全面领先。
做老大,是需要本事和本钱的。像大多数老大为求生存不得不披荆斩棘冲出一条血路一样,魏国图强,首先是因为本国的地理环境是三国中最为险恶的。
☝夏县安邑禹王城
在雄心勃勃的魏文侯看来,首先要做到的是自强,不被列强吃掉,然后是打破封锁、向外发展。
怎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?
战国七雄中,魏文侯是第一个实行变法的。
依据后来的变法实践,李悝变法的两个基本面,一是围绕旧土地制度的变法,基本点是有限废除隶农制、重新分配土地、鼓励耕作并开拓税源等。其二是公开颁行种种法令,以法治代替久远的人治礼治。
☝李悝,嬴姓,李氏,名悝,一作克,战国初期卫国人。
约生于周定王五十四年(前455年),卒于周安王七年(前395年),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、法家代表人物,在魏文侯时任丞相,主持变法。
这是战国变法的第一声惊雷。
文,魏文侯在国内强力推动政治改革,推崇儒教,奖励耕战,兴修水利;商,周边国家特产丰富,魏文侯鼓励百姓从商,使民富国也富,其后的魏人白圭被誉为商人的老祖宗;武,加强武备,锻造出战国初期最有战斗力的士兵,并寻找战略出口,北灭中山国,西取秦国西河之地,夺占楚国大梁地区,使魏国率先崛起于中原,一跃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,令其他诸侯胆寒的霸主。
可能连魏文侯本人也没想到,他任用李悝主持魏国的变法和法制建设,影响了中国政治两千年。后来的秦国献公、孝公和商鞅变法,都是以魏国为蓝本的。另外,魏文侯把儒的地位提到了从来未有的高度,达到了收取士人心的政治目的,是后世帝王尊儒笼络知识阶级的始作俑者。
制定政策并实现战略目标,起决定性作用的,当然是人。
这些文臣武将,为魏国的强大尽心竭力,与魏文侯的好学谦虚、礼贤下士、用人不疑密不可分。
如同欧洲有骑士,日本有武士,中国在春秋战国,出现了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士族阶层。战国时期,养士成风,上演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故事,而最早的养士,就是从魏文侯开始的。
更重要的,是这些士人的门第,基本都是出身于小贵族或卑微的平民。他们开始在政治、军事方面发挥重大作用,标志着中国的世族政治,不可逆转地被官僚政治所代替。
魏文侯时,使用大臣从不看出身,只重视能力,提拔了很多平民和有戎狄背景的人才,魏国的贵族反倒很少得到重用。魏文侯重用的最重要的两个人物吴起和李悝,都是来自卫国的平民。乐羊、西门豹是魏国的平民。翟璜是戎狄出身。只有魏成是魏文侯的弟弟,出身贵族。
清华大学孙立群教授总结,春秋战国时代,士人们呈现出三个“自由”的状态。
一个是“流动的自由”,即士人们开始离开家乡四处游荡,“士而怀居不足以士”,也就是说,心里总是怀念家乡的人,不配称为“士”。真正的士是志在四方,以天下为己任的。那时候,“朝秦暮楚”、“朝三暮四”,都是肯定的词。
还有“择业的自由”,可以从内心出发,选择从政、从商、从师,甚至可以像庄子那样,可以什么也不做,从内心出发,自由自在发挥。
更重要的是有“思考的自由”,中国很多专制的时代,都不允许人自由思考,对王、对天、对地,不能随便质疑,但在春秋战国,士人们开始质疑王、鬼、神,甚至可以批评王,观察社会,思考社会问题。
在这士人们的春天里,魏文侯为了延揽他们为魏国服务,产生过许多历史佳话,他也被史书誉为礼贤下士、知人善任的典范。
好学谦虚的魏文侯先后正式拜过三位老师,一位是孔子的弟子卜子夏,再一位就是子贡的弟子田子方,还有一位就是子夏的弟子段干木。
三位皆出儒门,后人称他们为“河东三贤”。
子夏是孔子的学生,生于公元前507年,比孔子小四十四岁。魏文侯当时延请子夏来魏国占领的秦地西河讲学时,子夏已是百岁老人,而且子夏由于老年丧子,哭瞎了眼睛,很少亲自教授,最初对魏文侯的邀请很犹豫。
魏文侯知道子夏是各国士人的灵魂宗师,决心一定要请子夏到西河坐镇,于是,亲自拜子夏为师,对子夏异常尊重。
给国君做老师,是儒的最高荣誉,即所谓的帝王师。子夏是第一个享有这个荣誉的大儒,甚至孔子在生前,也没有享受过如此尊高的荣誉。被魏文侯的诚意感动,子夏决定亲自到西河坐镇。
而魏文侯对子夏的弟子段干木的钦慕乃至紧追不舍,还留下了一个“干木富义”的成语典故。
段干木复姓段干,名木,是魏国安邑人,即今运城夏县安邑镇人。说起他的经历,也颇传奇。
然而突然有一天,他似有所悟,弃商游学于西河,拜子夏为师,学识大进,脱胎换骨,“有文有行”“怀君子之道”,遂“声驰千里”。学成后,为避战乱,他与好友田子方等隐居起来。
陆续地,他身边的其他人先后为将为相,将自己的才识售于帝王家,唯段干木清高隐居在一个巷子里,深居简出。
魏文侯的弟弟魏成子,享有千钟俸禄,拿出十分之九结交天下贤士,知道段干木见识不凡,极力向魏文侯推荐。魏文侯便登门拜请段干木,段干木认为“不为臣不见诸侯”,竟然翻过院墙跑了。
无奈,文侯只好每次经过段干木门口的时候,起身站立,手扶车轼,伫立仰望,充满敬意,向他神往的段干木行注目礼。
跟随他的车夫困惑不解,文侯说,“我富于势,干木富于义”,意思是,段干木是大贤大德之人,深怀高洁君子之道而不出来做官,甘于寂寞深居陋巷而声名传至千里,我怎么能不俯身表示恭敬;段干木有德,我有势;段干木有义,我有财。势不如德贵,财不如义高,我怎么能不俯身表示恭敬呢。
这事一传开,政治家翟璜、李悝,军事家吴起、乐羊都来投奔,为魏效力。
不久,宰相翟璜注意到了一个细节,魏文侯拜段干木为师后,段干木每次宣讲时,魏文侯都像个毕恭毕敬的小学生一样站立在那里,站累了也不敢坐下。而魏文侯每次召见自己时,双腿随便盘踞坐在堂上和他说话。
文侯见翟璜不理解,就解释:我老师我给他官他不做,给他俸禄他不要;而我知道你想做官,我就让你做宰相;我知道你想要俸禄,我就让你领到了上卿的俸禄。如果你要我的礼节也可以,那你把你的官你的俸禄还给我。
魏文侯在位50年,礼贤下士,知人善任,首霸中原,开创了魏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。难得的是,魏文侯还是个极有胸怀、闻过则喜的人。
他酷爱音乐,请了乐师来演奏古琴,乐师叫经。音乐一响,就撩拨得魏文侯不能自制,随着美妙的音乐手舞足蹈唱起来:让我的话啊,没有人能违抗啊……
乐师经听了先是别扭,再是恶心,继尔愤怒。他突然停下不弹了:这么好的音乐怎么能唱上这么无耻的词儿啊。
他热血冲顶,一跃而起,拿琴砸向文侯。动作过猛,人没砸到,把文侯的帽子砸破了。
文侯大惊:你一个乐师,一个臣子,敢砸你的国君?斩!
乐师说,我想说一句话再死。
文侯说,可以。
乐师说,从前尧舜为王时,唯恐自己的话别人不反对;桀纣为王时,唯恐自己的话别人违抗。我砸的是桀纣,不是我的国君!
另一个故事,又可见魏文侯的居安思危与以民为本。
一天,魏文候在路上看见了一个背柴草的人反穿着皮袄,百思不得其解。那人解释说,我背着柴草呢,我把有毛的一面穿在里边,这样毛就不会被柴草划掉了。
魏文候明白了,倾刻间他觉得又不对:你把皮子的一面露在外边,一旦被柴草挂破了,那毛长在哪里呢。
这就是成语“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”。
第二年,东阳官府送来上贡的礼单,上交的钱增加了十倍,大夫们全来祝贺。
魏文侯却想到那个背柴草的人:“这同在路上反穿皮袄背柴草的人没有什么不同。皮没有了,毛就无处附着,现在我的田地没有扩大,官民没有增加,而钱增加了十倍,这一定是士大夫的计谋征收到的。我听说过这样的话:百姓生活不安定,帝王也就不能安坐享乐了。这不是你们应该祝贺我的。”
魏国之所以能够称霸百年,是因为魏文侯将“士”和“儒”的作用,在文武方面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,魏国成为中原各国的文化中心。
同时,魏文侯的理性和果敢,也让他做出了正确的战略决策和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实力。
魏国所处的周边环境很复杂,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到围攻。当时,赵、韩、魏虽然同从三晋分出,但彼此也是虎视眈眈,赵和韩都想联合魏文侯,消灭对方,平分其土地,对此,头脑清醒的魏文侯均给予了明确的拒绝。
魏文侯向赵、韩说明了自己对三家发展的想法:晋地披山戴河,比较封闭,身处其中的赵、魏、韩,只有赵国向外伸出了代和邯郸两个触角,但由于身后韩、魏的威胁,赵国也无力通过这两个触角继续向外扩张。赵、魏、韩三国紧邻,必须要和平相处,如果内斗,就会被拖在晋这个封闭的环境里,谁都无法发展。赵、魏、韩只有联合起来向外扩张,才有出路。
在魏文侯的锤炼下,魏国的兵卒和军事制度,在战国初期也是最强悍和先进的。
在军事方面,以吴起为领军人物,魏国较早进行了军事变革,建立了以精锐武卒为核心的常备军。
魏军内部等级森然、分工明确,且数量庞大。发展到魏襄王时期,魏有武卒(重装步兵)二十万;奋击(轻锐步兵)二十万;苍头(裹头巾的待选新兵)二十万;厮徒(军工、勤务兵、辎重兵)二十万。车六百乘、骑五千匹,军事实力可谓雄厚。故苏秦也不得不叹:魏乃天下之强国也。
一个典型的例子,吴起率领魏武卒征战南征北战,创下了“大战七十二,全胜六十四,其余均解(不分胜负)”的奇功伟绩,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,将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达80余年。
周安王十三年(公元前389年)的阴晋之战,吴起以五万魏军,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,创造了五万人、车百乘、骑三千匹,破秦五十万众的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,魏武卒的战斗力可见一斑。
魏国的军队和武卒建设非常成功,几乎无往不胜,并逐渐地演变成为魏国的建军制度和军功贵族制度,对后来吴起在楚国变法和秦献公、秦孝公和商鞅在秦国的变法,产生了很大影响。
魏文侯死后,其子魏武侯即位,魏武侯在位25年期间,继续任用军事家吴起进行改革,国力持续上升,不断东征西讨,夺取楚国在中原的大部分土地,为后来魏惠王三十一年都城迁往大梁(河南开封),政治中心东移打下基础。
遗憾的是,魏国之霸,并没有持续下去,转而快速沉沦。
为什么?
客观因素,魏国土地面积不大,山多地少,缺少战略纵深,亦缺乏拱卫国土的天险,地处四战之地,避免不了多线作战,纵有百万大军而不够;魏国战略的关键,还在于三晋是合是分,三晋合则利,分则弊,魏国要想保持主动地位,就必须尽全力保持三晋的联合状态,但到战国中后期,三国之间的互相攻伐已经公开化……
但,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。
最主要的,是在魏文侯后,魏国对人才的重视和使用出了大问题。人才的流失,是魏国灭亡的最根本原因。
战国时期,韩、赵、魏都各有一批能人辅佐,但魏国人才是最完备的。韩国出的最多的是思想家,如申不害、韩非;赵国最多的是名将,如廉颇、赵奢、李牧;而魏国,政治家、思想家、军事家、谋略家,如星斗布列。
但这个人才最多的国家,最后竟然灭亡了,亡得静悄悄,以致《史记·魏世家》对魏国最后三年的记载只有死寂的寥寥数语:“……三年,秦灌大梁,虏王假,遂灭魏以为郡县。”
到凄凄惨惨灭亡时,曾经名臣名将荟萃的魏国已经没有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了。
魏国流失的第一个人才,是吴起。
因吴起在鲁国有杀妻求将一事,李悝回答“贪而好色”,但是这个人如果领军打仗,厉害的不得了。然后,魏文侯用人不疑,就重用了吴起。吴起建立武卒制,带领魏国的军队一连攻下秦国五个城池,魏文侯以这五座城为中心,建立了让秦国坐卧不安的西河郡。
魏国有这样的人才是魏国的幸运,但这个好运气不久就消失了。
“吴起为人有骨气又重视名誉声望。您可以对魏武侯说您的国土太小,容纳不了吴起这样的人才。当魏武侯问您怎么办时,您就建议魏武侯用下嫁公主的办法试探吴起,如果吴起有长期留在魏国的打算,就一定会迎娶公主,如果没有长期留下来的打算,就一定会推辞。在此之前您先找个机会请吴起到家里来做客,在宴会中故意惹公主发怒,当她当面羞辱您,吴起看到公主这样羞辱您,就肯定不会娶公主了。”
公叔不断在魏武侯面前进谗言,魏武侯于是派人召唤吴起。吴起行进至岸门,就是今天的山西河津市南时,停下车回头遥望西河郡,眼泪一行行流了下来。
他的车夫对他说:“我私下观察您的心志,把舍弃天下看得就像扔掉鞋子一样。如今您离开西河郡,却流下了眼泪,这是什么缘故啊?”
魏国除了吴起以外,还流失了一个顶级人才,这个人就是商鞅。
还有一个不世出的军事天才,兵圣孙武的后人孙膑,也流失了。
孙膑原来是在齐国,后被心胸狭小的同学庞涓召到魏国。如果孙膑和庞涓两个人联手的话,那么魏国就多了一个顶尖的军事家。但妒火中烧的庞涓后来用计,把孙膑的双脚砍掉了,让孙膑变成了一个残疾人。后来,孙膑佯疯秘密回到齐国,受到重用。
孙膑逃离魏国之后的“两陵之战”,让魏国从此不可遏止的衰落了下去。
范睢原本为魏国服务,他和他的上司代表魏国一起出使齐国时,齐王对上司很冷淡,对范睢却很高看,还给范睢送礼。回国以后,他的上司举报,说范睢通敌,范睢被打了个半死,装死才逃过一劫,后逃到秦国。
范睢是战国后期唯一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,正是他为秦国提出“远交近攻”的战略思想,逐步统一了天下。
☝魏长城是中国最早的长城,比秦长城还早130年。但长城再固,如何能挡得住魏国人才的流失?
还不止这些。
战国中后期的魏国国君,甚至连自己的弟弟的才华,都不能容忍。
信陵君是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,战国”四公子“中最有才华的一个。一次,信陵君和魏安釐王下棋,突然急报,说赵王带着大军向魏国开过来了,马上就要进入魏国的边境。魏王急了,顾不得下棋,马上要召集大臣商讨对策。
信陵君说不用急,他是来打猎的。
魏王马上对这个弟弟另眼相看。
但这个另眼相看,不是重视,而是戒备,史载“不敢任公子以国政”。
陕西历史博物馆藏
符身上有铭文9行40字,错金而成。铭文为:“兵甲之符,右在君,左在杜(杜是地名,古代秦国杜县)。凡兴兵被甲,用兵五十人以上,必会君符,乃敢行之。燔之事,虽毋会符,行殹。”据此可知,当时用兵时,50人以上,必须出示会符。但如遇烽火,不用合符,也可以用兵。
魏国的使者来了一拨又一拨,信陵君就是不见。后来赵国有人就劝信陵君,说你知道天下人为什么那么看重你吗,是因为你的存在保全了魏国。现在魏国非常危急,你不回国保卫,天下人还会看重你吗?如果魏国灭亡了,你们祖宗的坟墓都被秦国挖了,那你信陵君还有颜面对祖宗吗?
信陵君就回魏国了。回去后兄弟二人抱头痛哭,然后魏王就任命信陵君做了上将军。公元前247年,信陵君带韩、赵、魏,加上楚、燕五国军队联合伐秦,把秦军打得狼狈不堪,秦国封住了函谷关不敢出来。
然而,随后发生的事情,却令人不得不长叹息。
秦国的老办法,打得过就打,打不过就用反间计。
秦国国君异人派人带了一万金,找信陵君十年前窃符救赵被杀的大将军晋鄙的门客,通过晋鄙的门客向魏王说:第一,信陵君在外流亡十年又回魏国当大将军,现在是诸侯军的总指挥;第二,天下的人只知道信陵君不知道魏王;第三,信陵君想借着这个有利时机取魏王而代之。
吕不韦立即派兵,还派当年五国攻秦被信陵君打败的将军蒙骜,一下子占了魏国20多座城,建了一个东郡(今山东、河北一带),把六国南北拦腰切断,从此六国再也不能合纵了。
自魏文侯立国至魏假灭亡,魏国历经八代君主,凡一百七十八年。
成于人才荟萃,亡于人才星散,魏文侯地下有知,能不顿足捶胸痛哭乎!
还是从吴起说起。
有一次魏武侯和任河西将军多年的吴起坐船顺黄河南下,船到中流,魏武侯眼看两岸河山壮美,高兴地感叹:“美哉乎山河之固,此魏国之宝也!”。
魏武侯说完,吴起就直言不讳告诉他:“邦国之固,在德不在险……若君不修德,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!”一个国家能不能得以保证安全,在德不在险。如果你对老百姓实行德政,老百姓就可以保卫自己的国家。如果不施德政,光依靠地形险峻,不足以防守。
这是魏国君主第一次将人才之外的物事当做“国宝”。
不将人当宝,将河山当宝,还算有些气度,到魏惠王时,干脆直接将珍珠宝玉一类当做念兹在兹的“国宝”了。
它来自另一个故事:
魏惠王有一个奇特的癖好,酷爱熠熠华彩的珍珠,并认定此等物事是国宝。史载,魏惠王与齐威王狩猎相遇于逢泽之畔,魏惠王提出要与齐威王较量国宝。
齐威王却说,这不是国宝,真正的国宝是人才。于是,齐威王一口气说了他搜求到的四个分守各地的大臣,各有报国之能,“此四臣者,将照千里,岂特十二乘哉!”魏惠王大是难堪。
国宝是人才,国宝不是珠宝;如果珠宝成国宝,则国家离灭亡也就不远了。
这是见诸史料的一次真实对话,其意义在于,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人才观对各国强弱的影响,也将魏国为何迟暮衰落,揭示得淋漓尽致。
东汉时,三国人对魏国灭亡的原因有过总结,《史记·魏世家·索隐》引三国学人谯周对魏国灭亡之评说云:“以予所闻,所谓天之亡者,有贤而不用也,如用之,何有亡哉!使纣用三仁,周不能王,况秦虎狼乎!”
在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的包金镶玉银带钩、分段式龙纹玉璜、勾连云纹瑗等琳琅宝器,分系于魏国贵族甚至魏王身上,它们想必见证或亲历了以上历史事件,如果它们有生命和灵性,会不会仰天发出这样的浩叹: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